海財經·證券導報記者 郭靜瑜
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國杯壺行業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
在過去一百多年的工業發展史上,鈦因其優越的特性,在高精尖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近幾年,這種“超級金屬”走向大眾消費領域,這背后隱藏著一個超百億規模的消費新市場。
以制取工業鈦合金的主要原料海綿鈦為例,2022年我國海綿鈦產量已達17.5萬噸,到2023年產量超22萬噸。伴隨著產量的快速增長加上生產工藝的不斷進步,鈦及鈦合金的應用成本不斷下降。
目前,膳魔師、虎牌等行業知名品牌紛紛涉足鈦保溫杯。在國內,各大杯壺品牌也開始布局自己的純鈦保溫杯產業鏈。其中,美力鈦(旗下品牌“TAIC太可”)便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開拓者和引領者。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TAIC太可純鈦保溫杯的研發之路也曾經歷困惑與迷茫。從占領行業市場的“制高點”到掌握行業發展的“話語權”,TAIC太可用了近十年時間。
今年,TAIC太可品牌再度亮相消博會舞臺,并帶來其最新技術成果及產品。
本期海財經面對面對話武漢市美力鈦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熊長青,圍繞鈦材料的場景應用、鈦金屬產業發展、企業發展歷程等問題展開交流。
新材料推動消費新熱潮?
海財經觀察員:鈦材料被譽為“太空金屬”,普通消費者對其了解有限。請解釋一下鈦材料的核心特性?它在民用消費領域的優勢和目前國內鈦材料應用場景是什么?市場占有率是多少?
熊長青:美力鈦公司成立于2017年,自創立之初便專注于純鈦高端家居用品領域,其中純鈦保溫杯是我們的代表性產品。
2015年,隨著鈦材料管控政策的放寬,其應用領域不再局限于軍工,民用市場的大門逐漸敞開。
美力鈦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率先投身鈦行業技術研發,尤其在表面處理工藝方面,如在結晶著色技術上取得突破。這一優勢至今仍是公司核心競爭力所在。
盡管國內鈦杯生產企業眾多,但能將鈦杯打造得既美觀又具藝術氣息的,美力鈦無疑名列前茅。
目前,公司不僅在全國200余家高端百貨設立專柜,還積極布局線上渠道,在京東、天貓、抖音等平臺開設官方自營店。
為持續提升品牌影響力和技術創新能力,TAIC太可積極參與各類展會,力求在行業內保持領先地位。我們堅信,唯有專注核心技術研發,堅持品牌與品質導向,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當前,全國鈦用品行業市場規模已達百億元級別,眾多企業,尤其是浙江金華地區的保溫杯生產企業,正紛紛轉型升級,投身鈦杯市場。
海財經觀察員:在大眾認知中,不銹鋼是制作杯子的常用材料。那么,鈦與不銹鋼之間究竟存在哪些差異?鈦材料又具備哪些獨特優勢呢?
熊長青:鈦制保溫杯相較于不銹鋼保溫杯是典型的消費升級。不銹鋼保溫杯生產技術成熟,基本保溫效果尚佳。然而,鈦制保溫杯的優勢更為突出。
從材料健康角度來看,不銹鋼保溫杯,即便是304、316等優質不銹鋼材質,長時間盛裝碳酸飲料、咖啡、濃茶等飲品后,仍可能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而鈦制保溫杯采用99.8%的純鈦材料,不含任何雜質,鈦作為親生物金屬,甚至可用于心臟搭橋支架等醫療領域,植入人體后不會產生排異反應,安全性極高。
此外,鈦材料具有卓越的耐腐蝕性能,各類飲品均可安心盛裝。同時,鈦制保溫杯的保鮮功能尤為強大,當天未飲完的飲品,次日飲用時口感依舊如初,這是不銹鋼保溫杯所無法比擬的。
因此,鈦制保溫杯在不銹鋼保溫杯的基礎上,不僅保留了保溫性能,更疊加了保鮮功能,對消費者而言是一個消費升級的選擇。
消費者為品質生活買單的意愿有多高?
海財經觀察員:隨著健康消費理念興起,消費者對于鈦水具所蘊含的優質特性也愈發關注。但是鈦制品現在也面臨著“高性能但高價格”的市場認知矛盾,TAIC太可如何通過產品設計或定價策略突破消費者的心理門檻?
熊長青:當下消費者愈發重視生活品質,只要產品價值與價格相符,他們愿意為優質產品買單。鈦材料具備不含重金屬、耐腐蝕、保鮮性強等優勢,遠超普通不銹鋼產品。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居民消費能力增強,對健康、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日益凸顯,消費者對高品質鈦水具的需求不斷增長。
在產品設計上,TAIC太可將鈦材料優勢與消費者需求結合,深入了解使用場景和習慣,打造實用又美觀的鈦水具。例如,設計多種款式和功能的產品,滿足居家、辦公、戶外、商務禮贈等場景需求,并注重細節設計,從手感、外觀到包裝都精益求精。
定價策略上,TAIC太可不盲目追求高價,而是綜合考慮鈦材料成本、生產工藝、品牌價值和市場需求,制定合理價格體系。一方面優化生產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更具性價比的產品;另一方面推出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需求,有親民的基礎款,也有高端定制款。
此外,TAIC太可還積極開展線上線下市場推廣活動,普及鈦材料知識和鈦水具優勢,并提供優質售后服務,讓消費者無后顧之憂。
通過這些舉措,TAIC太可相信能逐步突破消費者的心理門檻,讓更多消費者認可和接受其鈦水具產品。
海財經觀察員:近年來鈦餐具逐漸進入大眾視野,但市場滲透率仍較低。您認為當前鈦餐具行業的主要挑戰是什么?美力鈦如何通過技術或設計創新打破這些瓶頸?
熊長青:目前鈦餐具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一方面是價格因素,鈦材料本身成本較高;另一方面是市場認知度不足。
美力鈦科技正積極應對,一方面通過技術研發優化生產工藝,降低鈦材料加工成本,從而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產品價格;另一方面,在設計上深入洞察消費者需求,結合時尚元素與實用功能,打造出外觀精美、使用便捷的鈦餐具,同時加大市場推廣力度,普及鈦餐具的優點,以此打破市場瓶頸,提升產品滲透率。
海財經觀察員:您認為民用鈦行業未來三年會呈現哪些趨勢?
熊長青:當前消費市場正經歷深刻變革,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健康材質的關注度逐漸增加。
在這樣的背景下,鈦制生活用品憑借抗菌、耐腐蝕等特性,尤其是在母嬰、高端餐飲具等領域滲透率將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餐飲具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市場。
市場的繁榮不僅體現在企業數量的增加上,更體現在產品創新的加速上。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TAIC太可將不斷探索,推出更多適合戶外露營、智能家居等細分場景的產品,進一步豐富市場供給,推動鈦餐飲具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本土品牌如何開拓免稅藍海?
海財經觀察員:海南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可降低進口原材料成本。公司是否計劃利用該政策在海南布局鈦餐具加工線?海南的免稅零售網絡是否有助于高端鈦制品的市場推廣?
熊長青:我們十分關注海南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帶來的發展機遇。其實早在2023年,我們就已注冊海南美力鈦公司,希望利用自貿港政策的優勢去拓展東南亞以及海外業務。
同時,在我看來,海南日益完善的免稅零售網絡對于高端鈦制品的市場推廣有著積極且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期待借助這一銷售渠道,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并接觸到我們的高端鈦制品,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與市場份額。??
當然,我們也在考慮產品與免稅商店的適配度,力求打造更具差異化、更貼合目標客群需求的特色產品。
海財經觀察員:開展海外貿易,公司會采用什么方式應對不同市場對產品認證、設計審美的差異化要求?
熊長青:開展海外貿易是一個復雜的工程,這涉及各國關于鈦餐具在材質安全、質量標準等方面的認證法規動態等。
公司也會提前做好認證規劃與準備,與權威認證機構建立緊密合作,確保產品順利通過各類認證,滿足不同市場的準入門檻。
在設計審美方面,我們也會尊重各目標市場的文化特色、消費習慣和審美偏好,結合當地市場趨勢進行針對性設計,以此更好地適應不同市場的差異化需求。
海財經觀察員:鈦餐飲具兼具科技屬性與消費屬性,美力鈦科技是否有計劃與本地企業合作開發場景化產品?
熊長青:鈦餐飲具兼具科技屬性與消費屬性,與海南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美力鈦科技十分重視這一機遇。
海南是一個十分有潛力的消費市場,每年會有大量的旅游人群。今年是我們第二次參加消博會,我們希望通過展會平臺更加了解海南、了解海南的消費者。
我們也希望通過與本地企業的攜手,充分整合雙方資源,深入了解海南本地市場需求與消費場景特點,為海南特色消費品制造業的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