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財經·證券導報記者 陳旻琚
“Oh my god! Oh my god!”四月初,YouTube平臺美國頂流網紅Speed(中國昵稱“甲亢哥”)在深圳寶安歡樂港灣體驗了一次5分鐘高空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簡稱“eVTOL”)。隨著一聲聲驚呼,該短視頻迅速刷屏網絡。
“甲亢哥”乘坐的飛行器,正是億航智能(下稱億航)型號為EH216-S的eVTOL。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的現場,億航展出EH216系列三款無人駕駛航空器,向公眾展示安全、自動、環保的低空科技解決方案。
所謂的“四證”,即為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標準適航證和運營合格證。獲得運營合格證也標志著億航的旗艦明星產品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可正式開啟商業化進程。低空載人服務及未來城市空中交通正逐步走向大眾消費普及階段。
億航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空中出行的日子還會遠嗎?這背后還需要邁過哪些坎?海財經面對面欄目近日專訪了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探討億航對低空行業的洞察和對產業的布局。
“海南的應用場景是全國獨一份”
海財經觀察員:能否介紹一下億航產品的獨特性?
賀天星:從產品特性來看,我們的飛行器設計緊湊、起降靈活。無論是在城市樓頂、操場還是公園等場所,均可實現便捷起降,這為未來提供類似出租汽車的常態化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材料選擇上,我們采用全機身碳纖維結構,實現了顯著的輕量化設計。飛行器自重僅400多公斤,卻能承載200多公斤的有效載荷,兩名成年人總重600多公斤仍可輕松起飛。因此,減重設計是航空器安全性能的關鍵指標之一。
針對續航能力的疑問,需明確的是,在未來城市超過85%的居民每日出行半徑不會超過30公里,更多情況下僅限于5公里、10公里或15公里的短途出行。因此,選擇空中飛行作為短途出行方式,將具有更高的性價比。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航空器采用雙座設計,這一設計在未來城市交通低空經濟領域,特別是城市合作出租車領域,具有顯著的應用優勢。
通過市場調研發現,出租車行業中以單人或雙人乘坐的訂單占據主導地位。我們的雙座設計恰好能夠滿足這一出行需求,既有效控制了運營成本,又避免了飛行頻次的浪費。
海財經觀察員:億航接下來的規模化生產、完善供應鏈、生產基地的布局情況是如何考量的?
賀天星:因為過去幾年在等待證件的頒發,因此產品銷量受限。如今我們的產品可以正式進入規模化量產階段,2024年億航銷量大幅增長。
我們相信今年仍是低空經濟高速增長的一年。各地圍繞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開展大規模的示范應用部署,這離不開大量的航空器,因此今年我們在產能上也會進行大幅提升。
億航在華南的云浮生產基地計劃推進擴充約2.4萬平方米的二期產線,并提升自動化制造水平和生產效率,此前一期年產能在300架,同時將在合肥市政府支持下,與江淮汽車和國軒控股合作建設eVTOL合肥制造基地,還將與威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作,計劃在威海建立一個eVTOL制造基地,作為山東省的生產中心以滿足區域需求。
未來伴隨著整地面的配套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更多的航空器會投入到商業飛行中,同時開通更多商業化航線。
到那時我們也會因地制宜,在一些城市逐步落地我們的組裝廠、組裝車間或者生產線,乃至整個產業基地,進而輻射城市周邊,做好產業部署。
海財經觀察員:目前海南正在打造低空經濟的示范區,你如何看待海南的低空旅游發展,億航是否會介入?
賀天星:海南作為空域改革的示范省份,兼具我國旅游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及唯一自貿港的雙重身份,在發展低空經濟,尤其是低空經濟與文旅融合領域,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與場景條件。
而且海南環島旅游公路進一步完善了地面配套基礎設施,為未來環島低空經濟的發展筑牢了根基。
過去兩三年間,海南省圍繞低空經濟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吸引了眾多低空經濟企業入駐發展。海南一直是我們高度重視的市場,我們始終積極推進海南業務拓展,已經與多家國資企業、地方政府就合作模式進行了深入探討,近期將推動合作簽約落地,正式在海南部分地區拓展載人航空器應用服務。
我們離飛行普惠還有多遠?
海財經觀察員:eVTOL目前成本高昂,億航計劃通過哪些技術迭代去降低制造與運營成本?
賀天星: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未來低空飛行普惠化。
航空產業發展至今已經百余年,一直沒有實現普惠化。未來的低空經濟和城市空中交通,將是一個高密度飛行、規模化商業的應用場景,這也就意味著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航空器要像汽車一樣為大家提供服務。
那么普惠就是最核心的基礎條件,這也是我們推動這個行業發展最重要的使命。
eVTOL目前尚屬早期產業,盡管其體系與產業鏈已逐步完善,但尚未實現大規模普及。然而,隨著低空經濟政策的持續推動,該產業正迎來爆發式發展的契機。
首先,億航商業運營正式啟動,并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生態企業的協同發展。隨著這些企業的不斷壯大,產業體系規模將進一步擴大,成本有望隨之降低,從而實現普惠化。
海財經觀察員:您所指的“普惠”如何體現,能否具體說明?
賀天星:普惠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產品價格層面,生產制造環節將決定未來產品單價能否達到普惠標準;二是消費者受益層面,以乘坐直升機為例,過去費用高昂(如2000元、5000元),不普惠,而未來若費用降至500元,這就很普惠了,若費用再降至300元,那就更普惠了。
所以說,若未來飛行服務價格僅為當前業態的十分之一,其普惠力度將更為顯著。
為此,我們正積極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布局運營示范中心,致力于增加飛行場、起降場的數量,通過點線面結合的方式,構建更加密集的飛行航線網絡,打造多元化的應用樣本,推動更多飛行器投入運營。
海財經觀察員:是否可以設想,更多飛行器投入運營,能夠更快實現飛行“普惠”?
賀天星:可以這么說。當前,若飛行器數量有限(如僅有一兩臺),則難以形成規模效應。而未來若飛行器數量達到100臺、200臺,乃至5000臺、10000臺時,成本自然會下降,服務價格也將更加優惠。
此外,eVTOL等新型航空器在成本與用途性價比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其成本降低將直接惠及消費者,體現在每張票價上,使消費者能夠以更低的價格、更普惠的方式享受飛行服務。這既是我們推動行業發展的核心思路,也是實現普惠化的重要途徑。
空中無人駕駛到底安不安全?
海財經觀察員:除了價格,公眾普遍關心安全問題。億航如何向公眾進行低空飛行普及,提升用戶對航空器的信任度?
賀天星:您說得太對了,參加消博會就是億航其中一項宣傳舉措。我們參加消博會,向公眾面對面講解,老百姓就會認為這是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同時我們也透過媒體視角,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款產品。
事實上,監管單位對我們產品的認可,足以證明產品的安全性。
海財經觀察員:如何打消公眾對“無人駕駛”的顧慮?
賀天星:專業銀行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在過往民航業空難事故中,超過80%的事故源于人為因素,諸如操作失誤、判斷偏差以及檢修不到位等問題。
鑒于傳統民航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對人工依賴程度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安全保障。鑒于此,無人駕駛技術的引入成為提升安全性的關鍵舉措。通過數據驅動、機器智能與高效算力的綜合運用,我們能夠有效規避人為因素帶來的安全隱患。
此外,未來低空經濟的發展方向必然聚焦于城市內的高密度運行模式。若僅局限于郊區或無人區的飛行活動,則難以稱之為真正的低空經濟。因此我一再強調,低空經濟的核心要義在于實現城市范圍內的規模化、高密度及常態化飛行。
億航目前所取得的無人駕駛試航證,實為標準的載人試航證,這標志著億航將專注于城市飛行區域的運營。
海財經觀察員:我們也留意到億航近來把AI融入飛行調度系統,請你談談智慧調度系統的發展情況。
賀天星:無人駕駛的航空器最本質和底層的方式就是用AI的模式,即大數據算力解決問題。未來我相信綜合立體交通的發展中,無人駕駛車輛、無人駕駛航空器、以及無人機器人等無人化科技會得到大范圍應用。
試想,若未來城市上空部署5萬臺空中出租車,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常態化服務,顯然難以依賴5萬名飛行員進行操作。這不僅人員管理難度極大,在高密度飛行環境下,人員的安全也難以有效控制。
為此,我們2017年就在廣州建成了全球第一個基于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指揮調度管理平臺和管理中心,核心就是去解決未來在整個城市內高密度、規模化航空器安全有序飛行的問題。
關鍵詞: 海財經面對面 億航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