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數據奔跑、人員結算忙碌,與之對應的是,包括洋浦港在內的國內外多個碼頭、港口,繁忙地進行著煤礦等能源類貨物運輸。
立足現貨交易,近日,山東能源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以下簡稱海能中心)交易額突破2萬億元,交易涉及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能源類產業交易在海南自貿港集聚效應初顯。
作為海南組建“六大交易場所”中率先落地、推進最快的交易場所,海能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來,交易額屢創新高,已成為海南自貿港各類交易場所中成交額最高的交易場所。
立足現貨交易
打造平臺電商模式
6月27日,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交易結算部工作人員王玲玲如往常一樣,打開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現貨交易系統,按照條目逐一審核來自多個省份的掛牌交易項目。
與王玲玲后臺審核工作相關的,是海能中心主要交易模式之一——平臺電商交易。
據介紹,海能中心堅持立足現貨、服務實體,交易品種涵蓋了石油類、煤炭類、化工類、金屬類、礦石類等多種品類,推出“鉻鐵、不銹鋼、硫酸鎳”三個核心特色交易品種線上專區,實現業務穩步上線交易。
如果從交易模式來分析逾2萬億元的交易額,大致可以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平臺電商模式,交易額為超1.5萬億元,占比77.5%,主要服務于招商落地企業,通過平臺收集、發布招商企業交易數據,實現交易數據和相關單證的線上閉環,提升服務效率。其二是線上交易模式,交易額為4500億元,占比22.5%,主要包括現貨掛牌、掛牌預售等,服務核心企業的線上化交易。
“海能中心是海南自貿港首家交易額破2萬億元的交易場所,這無論是對海能中心發展而言,還是對海南自貿港交易場所發展而言,都具有相當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海能中心總經理梁曉波說。
梁曉波說,取得這樣的成績,一是恰逢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發揮了海南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招商引資等優勢;二是海南省委金融辦、海口市政府等單位部門,在政策指引、業務指導、資源匹配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進一步推動地企深化合作,實現了地企互惠共贏;三是以山東能源集團為主的股東等,提供了集團主營產業、供應鏈業務基礎等相關資源支持,有力促進了集團海南區域及海能中心的穩步快速發展。
自貿港政策效應疊加
促進產業快速集聚
復盤成績,大家一致認為,自貿港政策疊加效應是海能中心不斷發展的源動力。
“2019年成立至今,海南自貿港政策為海能中心運營提供了實質性助力,尤其在稅收制度、招商政策、跨境政策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作為海能中心的條線上級企業,山東能源(海南)智慧國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光進這樣說。
劉光進表示,首先是海南自貿港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雙15%”優惠稅率,有效降低了海能中心的運營成本,為吸納平臺緊缺人才提供了政策支持。
其次,招商便利化政策加速實現大宗商品貿易產業、能源類企業在海南形成聚集。海能中心利用這一政策優勢,為客戶提供商事登記、稅務登記、代理申報等“一站式”商務服務,已累計吸引超千家能源類企業來瓊注冊,落地注冊的企業已分別在海口市江東新區與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形成區域性大宗商品貿易產業集群。
此外,跨境資金流動便利化政策打通貿易關鍵堵點。依托海南自貿港獨有的金融創新工具——海南自貿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實現本外幣一體化處理跨境貿易結算、外匯買賣、貿易融資等綜合業務,并且在經常項下實現憑指令劃轉資金,在資本項下開放更多便利化操作,切實打破大宗商品貿易行業跨境資金結算瓶頸。
在多項自貿港政策疊加效應下,海能中心也勇練“內功”,加強創新。
海能中心交易結算部部長韓祖強介紹,去年底,海能中心完成了全國首批非居民參與的金屬銅跨境交易業務,雙邊交易金額為9675萬元,標的交易總量為723噸。這屬全國首例,為海南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先行先試的寶貴經驗,也是自貿港制度集成創新的具體實踐。
海能中心自身也大力強化服務。“為增加能源產業在海南的集聚效應,我們員工出差是常事,有些員工全年平均每周都要出差一次,跟全國各地的供應鏈企業磋商洽談。”韓祖強介紹。
成效是顯著的。據統計,海能中心平臺已累計吸引全國各地的1039家企業來瓊注冊,落地企業貿易額突破1萬億元,貢獻稅收40億元。
對標國際化交易模式
強化海南國內外市場交匯點功能
中國銀行海南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少輝認為,海能中心作為海南唯一擁有能源牌照的國際化交易平臺,既豐富了自貿港金融業態,也擴大了海南金融的輻射力。其交易額突破2萬億元,值得大家關注。
“海能中心作為現貨交易平臺,交易品類都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吸引國內外重要能源產業鏈企業參與,既服務國內實體企業需求,又推動國際能源貿易合作,表明海南在相關品類大宗商品現貨領域已具備一定的資源整合能力,為國際能源貿易提供平臺支撐。”王少輝說。
此外,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海能中心創新落地數字化大宗商品非居民交易等業務,為其他交易場所提供了跨境金融創新經驗,也強化了海南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交匯點功能。
王少輝還認為,作為較早入駐海口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區的標桿企業,海能中心交易規模增長直接助力區域發展,產業集聚效應引領更多相關企業商業機構投資江東新區,投資海南。
2萬億元交易額是海能中心發展的新起點。
劉光進表示,下一步,海能中心將立足并利用海南自貿港的特殊區位優勢,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聚焦大宗商品貿易產業,依托具有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大宗商品交易系統,以能源產品為核心,提供具有線上交易、交易結算、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會員商事為主的平臺服務。
“同時,我們要對標國際化交易模式、規則,積極探索并拓展以非居民交易業務為主的國際業務場景,加快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致力于建設成為獨具海南自由貿易港特色、山能底色、服務全球的世界級大宗商品現貨交易所。”劉光進表示。
稿件來源網址:http://news.hndaily.cn/html/2025-06/30/content_58465_18664623.htm
關鍵詞: 山東能源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