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育作為美育培養的重要載體,肩負著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在學科內容中合理插入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成為每個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但就當前情況而言,小學音樂教學中仍然存在文化傳承與音樂知識割裂的突出問題。基于此,本文緊密依托具體課例,嚴格立足于民族音樂教學設計與傳統樂器進課堂兩個維度,深入探索了傳統文化融入音樂課堂的可行策略。
內容適配+活動設計:民族音樂教學中的分層文化滲透
低學段(1-2年級):內容選取以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和可操作性強的旋律為原則,以能夠喚起豐富聯想的文化形象作為切入點,重點培養學生的文化感知能力。例如:教授民樂合奏曲《豐收鑼鼓》,首先播放該樂曲的部分片段,請學生根據聽到的不同樂器的聲音判斷是哪一種樂器,并且能說出這種樂器的基本演奏方法及代表作等知識。接著出示一組反映秋收情景的照片或動畫課件,向學生講述這首樂曲的藝術構思以及每種樂器所表達的內涵,使學生對樂曲有初步了解后,再請學生跟著錄音哼唱其中的主題部分。然后,教師帶領全班同學用手勢來表現樂曲中的主要節奏型,或者讓同學們隨著樂曲節拍跺腳,師生共同邊擊掌邊齊誦歌詞,讓學生體驗不同的速度給人帶來的不同情緒效果,從而達到激發情感的目的。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能幫助他們逐步形成文化意識。
中段(3-4年級):教師可選取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少數民族歌曲作為學習內容,并以此來豐富此階段學生的民族文化意識。比如在教授蘇南民歌《楊柳青》時,可以將“普通話版”與“吳儂軟語版”進行對比欣賞,從而幫助學生找到其中不同的“輕快語調”。然后介紹蘇州一帶所處的位置及當地特有的自然風光,“楊柳”這一意象在江南地區又有著怎樣的寓意。在此基礎上,可以讓學生們使用課堂上常見的簡易樂器——竹笛來進行伴奏,讓孩子們能夠真正體會到江南民歌的風格——“一唱三嘆”,并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切實領悟到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文化一方情的傳統文化魅力。
高學段(5-6年級):運用戲曲片段和大型民樂作品作為學習內容,突出民族文化的認同感。以教學京劇選曲(唱腔)《甘灑熱血寫春秋》(即《智取威虎山》中楊子榮的唱段)為例,首先對“西皮流水”的板式進行分析并將其分解為兩個部分——“慢四句”,然后帶領同學們跟著音樂哼唱念白、模仿亮相動作。其次,聯系其故事情節,介紹京劇的唱念做打及忠勇俠義的文化內涵。再次是引導學生參與實踐環節“戲曲小劇場”,請學生們根據教材中的提示改編一段簡單的劇情,并且利用自己制作的各種道具來演出這個片段,使他們在完成這一任務的過程中實現由“學會技巧”向“懂得民族文化”轉變。
樂器簡化+梯度實踐:傳統樂器進課堂的文化落地
葫蘆絲操作難度低,音色細膩,適合小學生入門學習。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嚴格按照三步走教學策略,具體而言,第一步:教師可先對葫蘆絲的結構特征進行展示,讓學生對“葫蘆+竹管”的結構有直觀了解,而后便可深入講解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葫蘆象征吉祥的文化寓意,待學生了解文化背景后,便可引入“正確握姿、平穩換氣”的基礎操作技巧,依托《小星星》熟悉演繹指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合理降低技巧難度,有效遏制學生的學習畏難情緒。
第二步:當學生掌握基礎指法后,教師即可選擇富有民族特色的演繹曲目,如傣族民歌《月光下的鳳尾竹》片段就是一個很好的教學載體。實際教學時,教師可先講解傣族“傍水而居”的生活環境,再引導學生通過“慢吹長音”的表現手法,深度再現月光下寧靜的氛圍,同時鼓勵學生用“輕快吐音”模擬“鳳尾竹搖曳”的動態場景,讓學生在吹奏中慢慢體會傣族音樂的文化韻味。
第三步:待學生具備一定的葫蘆絲演繹基礎后,教師便可以組織“葫蘆絲文化分享會”,鼓勵學生分組,收集不同地區葫蘆絲的形態和制作差異(如云南葫蘆絲、廣西葫蘆絲),同時緊密結合當地文化分析不同形狀導致葫蘆絲的音色差異成因,以此讓學生在“實踐+探究”的動態過程中,有效增強學生對傳統樂器文化的認同水平。
勤練技巧到傳播文化:竹笛教學的傳承實踐
竹笛音色清亮,適合高學段學生開展進階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緊密結合技巧訓練,科學滲透文化內涵。
以“音色訓練”為例,教學時教師可先講解竹笛“用天然竹材制作”的特點,對比現代金屬樂器,強調“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理念,再通過“吹長音”練習,引導學生控制氣息,體會“竹笛音色隨氣息強弱變化”的靈動性,理解“中國音樂追求自然韻律”的文化特質。實踐階段,以“曲目選擇”為例,教師可選擇《茉莉花》作為練習曲目,先分析樂曲中“滑音、顫音”的運用,說明“這些技巧模擬了茉莉花‘含苞——綻放’的形態,體現江南文化的細膩之美”,再讓學生對比“竹笛演奏”與“鋼琴演奏”的差異,發現竹笛“氣鳴樂器”的音色更貼近民歌的“原生態韻味”,從而在技巧練習中深化文化理解。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教育中的傳統文化傳承,需避免空泛的文化說教,要積極通過分層設計和梯度實踐,既讓學生掌握音樂知識,又能讓傳統文化真正融入課堂,在學生心中落地生根。
(陳悅 宜昌市西陵區葛洲壩實驗小學)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育 智庫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