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市券商2023年度報告已披露過半,不少券商拋出了大手筆分紅預案,海通證券擬分配的現金紅利甚至超過了2023年度凈利潤。
據記者統計,目前披露2023年分紅預案的25家上市券商,有五成的股利支付率在30%(含)到40%(含)。其中,海通證券、廣發證券等6家券商,雖然歸母凈利潤下滑,但仍然決定高比例現金分紅,但也有3家券商股利支付率較2022年度縮水明顯。
拉長時間線看,上述券商中,連續三年股利支付率在30%以上的有14家,如紅塔證券等,而東方財富等3家券商這一比例則連續三年低于20%。
五成上市券商股利支付率在30%到40%
據記者統計,截至4月6日,共有25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3年年報。無一例外,這些券商今年都選擇現金分紅,合計擬分紅金額為330.97億元。
除中原證券外,其他24家上市券商擬分紅規模均在億元級以上。擬分紅金額在1億元到10億元之間的,有13家;擬分紅金額在10億元到20億元之間的,有5家。
擬分紅總金額在20億元以上的券商有6家,分別是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廣發證券、招商證券。其中,中信證券以70.40億元分紅金額居首,居于其后的是華泰證券、國泰君安,分別擬分紅38.83億元和35.62億元。
不過,能大手筆分紅也跟券商自身家大業大有關。如前所述,擬分紅金額超過10億元的,基本是大型券商。如果從股利支付率(分紅金額占歸母凈利潤,不過2023年均為分紅預案)角度看,中小型券商在真金白銀回饋股東方面也毫不遜色。
總體看,五成上市券商的股利支付率在30%(含)到40%(含),既包括華泰證券等頭部券商,也包括西南證券、中原證券、國元證券等中小券商。僅有7家券商的股利支付率在30%以下,其中信達證券、方正證券、東方財富在10%及以下。
還有一些券商股利支付率已經超過50%。如紅塔證券、國海證券、國聯證券,這一比例分別為91%、78%和60%。最高的是海通證券,擬現金分紅13億元,是2023年歸母凈利潤的1.29倍。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海通國際拖累,海通證券2023年業績并不算佳,歸母凈利潤下滑84.59%。對此,海通證券稱,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母公司報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為348.45億元,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是從股東利益和公司發展等綜合因素制定。
類似海通證券歸母凈利潤下滑,但還是選擇現金分紅的券商還有8家。其中,中信證券、東方證券、廣發證券、國聯證券、國泰君安均是歸母凈利潤下滑超5%,但股利支付率均超30%。
談及2023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的制定,上述券商多數都談到,綜合考慮了公司經營現狀、未來資金需求以及股東利益和公司發展等因素。
三家券商連續三年股利支付率在20%以下
不過,盡管多家券商的大手筆分紅較為吸睛,但和2022年相比,上述券商現金分紅力度總體難言增長。據Wind數據統計,這25家券商股2022年年末現金分紅合計347.45億元,比當前披露的2023年分配預案還要多13.84億元。
從個股情況來看,和2022年相比,有3家券商2023年股利支付率縮水相對明顯。其中,紅塔證券和西南證券的股利支付率降幅較多,這主要跟上年基數較高有關。這兩家券商2022年也進行了大手筆分紅,股利支付率分別為612%和64%。中泰證券2022年度分紅1.81億元,占2022年凈利潤的比重為31%,2023年這一比例降至12%。
2023年股利支付率增長較快的是東興證券、國聯證券和海通證券。不過,“豪擲”4.02億元用于2023年分紅的國聯證券,由于彼時正在推動定增,也是上述券商中唯一一家2022年沒有分紅的券商。
總體看,連續三年股利支付率在30%以上的上市券商較多,有14家。其中,國元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西南證券連續三年股利支付率都在35%及以上。連續三年股利支付率都在20%以下的券商是中金公司、東方財富和方正證券。次新股信達證券連續兩年股利支付率在20%以下。
分紅水平有望進一步優化
過去幾年,監管通過一系列舉措持續引導上市公司提高分紅水平。僅以報告期分紅口徑計,券商股分紅力度要優于整個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Wind顯示,2022年度,上市公司的股利支付率為29.67%,申萬二級口徑下,券商股的這一比例則為45.07%。
從監管動向來看,未來包括上市券商在內的企業現金分紅的力度將會進一步提升。今年3月,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答記者問時曾強調,近年來,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狀況在持續改善,但常年不分紅的公司也不少,分紅的穩定性、及時性、可預期性都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證監會隨后集中發布了“兩強兩嚴”四項文件,其中《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就提到,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積極、穩定的現金分紅政策,明確投資者預期。對多年未分紅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過強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東減持、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等方式加強監管約束。上市公司以現金為對價,采用要約方式、集中競價方式回購股份并注銷的,回購注銷金額納入股利支付率計算。加強對異常分紅行為的監管執法。
記者注意到,在近期券商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投資者對券商未來是否會響應監管號召多次分紅或加大分紅較為關注,幾乎每家管理層都被問到類似問題。
對此,東方證券和光大證券的管理層均表示,未來將努力提升分紅水平和頻次,回報投資者。申萬宏源管理層稱,將積極研究推進多種回報方式。廣發證券管理層則提到,公司董事會可以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提議公司進行中期現金分紅,充分保護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中信證券稱,監管部門表示,要推動績優的公司結合半年報、三季報實施一年多次分紅。中信證券將按照監管機構的要求,有序、穩妥地推進相關工作。如有具體進展,將以公告形式第一時間告知廣大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