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財經·證券導報10月29日訊(記者 曾麗園)10月28日晚間,海南機場(600515)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2.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64億元。
在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進入倒計時的關鍵階段,海南機場持續深耕機場運營主業,協同推進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積極布局臨空、低空經濟賽道等重點領域工作,在穩固經營基本盤的同時,不斷尋求新的成長極。
經營數據方面,截至2025年9月,海南機場旗下控股及管理輸出的9家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925.72萬人次,運輸航班起降12.35萬架次,同比增長均超3.7%。作為公司旗下的核心航空樞紐,三亞鳳凰機場運營表現較為突出。截至9月,三亞鳳凰機場實現飛機起降約10.24萬架次、旅客吞吐量1690.83萬人次,作為全球旅游熱門目的地城市,今年以來呈現出入境旅游市場持續向好發展勢頭。
在聚焦主業發展的同時,海南機場正加快推進各項配套工作,把握自貿港政策機遇。目前海南機場收購美蘭空港交易進展順利,正在有序推進境外直接投資(ODI)程序的備案申請等相關工作。交易完成后,海南機場將實現對海南島內海口美蘭、三亞鳳凰、瓊海博鰲三大國際機場的統一運營,島內三大機場一體化運營格局將正式形成。
此外,海南機場還以前瞻性視野布局低空經濟、臨空產業等新興賽道,持續培育企業長期發展新增長極。
海南機場依托控股股東資源,于2025年3月設立海南領航低空產業有限公司,定位為“低空新基建運營商+低空經濟產業綜合服務商”,統籌策劃、開發和運營低空產業全鏈條。同年6月,公司控股股東正式接管運營海南通航飛行服務站,為全省低空飛行活動提供統一申報、高效審批的一站式服務支持,為低空經濟的規模化發展夯實基礎。
在臨空產業方面,海南機場圍繞飛機維修、航空物流、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等核心方向,積極構建臨空經濟生態。該公司的旗艦項目“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積極構建面向兩洋的航空維修集群,另一重點項目“大封關航空物流及加工產業示范基地”,憑借“園區直通跑道”的創新設計,將通關全流程時效壓縮至一小時,顯著強化了美蘭機場作為國家物流樞紐的核心功能。
業內分析師表示,看好海南機場的戰略聚焦與長期價值。隨著海南島內三大機場協同整合、主業韌性持續增強,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政策紅利。其在低空經濟、臨空產業等新興領域的超前布局,將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