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海通等頭部券商,以及東吳證券、開源證券等特色中小券商相繼召開2026年度策略會。綜合來看,券商正圍繞全球市場機遇、實體經濟服務路徑、行業轉型方向等核心議題展開深度研討。在策略會上,各家券商“掌舵人”的發言所透露的戰略洞察與市場判斷,備受市場關注。
????資本市場肩負重要使命
????券商“掌舵人”普遍認為,2026年資本市場將迎來多重積極因素交織孕育的新機遇,這些機遇既源于全球產業與金融格局的重構,也來自國內科技突破與制度完善的雙重驅動,共同構成中國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底層邏輯。
????從全球視野來看,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表示,“十五五”時期,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全球背景、科技趨勢、制度環境將呈現新的特征,全球產業與金融格局深刻重構,有望帶來外部破局的新契機。
????科技突破與制度完善構成了機遇的核心內核。鄒迎光認為,從科技趨勢看,更多中國產業迎來關鍵突破,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成效顯著,有望帶來資本市場的新機遇。從制度環境看,中國資本市場制度包容性和適應性的提升,以及投資和融資功能的協調,有望帶來市場生態的新氣象。
????國泰海通總裁李俊杰認為:“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適應性和吸引力、競爭力,有望進一步帶來中國資產廣泛價值重估機遇。”
????從宏觀經濟視角來看,東吳證券董事長范力認為:“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產業升級的時代洪流奔涌向前,在金融強國戰略指引下,中國資產正迎來歷史性的配置機遇。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資本市場肩負著重要使命。”
????在開源證券董事長、總經理李剛看來,預計“十五五”時期,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產力等將被擺在更加重要和緊迫的位置上。資本市場不僅是賦能科技創新的主陣地,還將是提振國內需求的重要抓手。
????推動高質量發展
????面對“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發展要求,證券行業已形成明確轉型共識:告別規模擴張的粗放模式,通過服務實體經濟、深化科技賦能、優化業務生態,推動高質量發展。其中,頭部券商引領轉型方向,中小券商以特色化路徑破局。
????中信建投證券董事長劉成明確提出加快打造三維發展戰略,一是要加快打造“價值投行”,努力走向國際市場競爭前列。不斷提升專業能力邊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整合內外部資源,打造適應客戶需要的產品線、供應鏈、朋友圈、生態圈。二是要加快打造“新質投行”,積極有效服務高質量發展。中信建投證券依托“研究+投資+投行”模式,致力于打造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條的服務平臺,不斷向高水平、高效能、高層次投資銀行邁進。三是要加快打造“數智投行”,主動擁抱數字化時代。要戰略性重視數據要素資產、差異化推動適配性算法、持續迭代創新發展。
????國泰海通的實踐展現了頭部券商的轉型落地成效。李俊杰介紹,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加速機構化、產品化、國際化,機構投資者等中長期資金“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不斷凸顯。國泰海通持續深化投研能力建設、完善產品服務矩陣,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一站式、跨領域、全鏈條綜合金融服務;同時,強化“投資—投行—投研”協同聯動,為企業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
????中小券商正通過特色化定位打開發展空間。李剛表示,開源證券錨定“一流北交所特色券商”和最佳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商戰略目標,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發展,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堅持防范金融風險,持續構建投行、投資、研究“三位一體”全鏈條綜合金融服務體系。新三板業務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研究業務上,開源證券研究所通過差異化的研究策劃和研究體系搭建,激發研究驅動的乘數效應,助力全業務鏈協同發展。
????“在金融強國建設的大時代中,專業能力和長遠眼光是創造價值的根本。”范力表示,東吳證券將堅持穩健經營與開拓創新并重,持續優化業務布局,積極融入金融強國建設大局,全面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
稿件來源網址:http://www.zqrb.cn/jrjg/quanshang/2025-11-13/A1762958553555.html
關鍵詞: 券商 2026年度策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