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財經·證券導報記者 洪佳佳 通訊員 葉念塵
正值“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月,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以一系列暖心服務實踐,生動詮釋了國有大行“金融為民”的責任擔當。通過創新服務模式、延伸服務觸角等系列舉措,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將“人民金融”理念轉化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實際行動,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注入金融溫度。
延伸服務,金融溫度“無國界”
在三亞,來自英國的外籍客戶Rick先生(化名)有緊急用款的需求,但因行動不便,無法親自到銀行網點辦理業務,便授權其妻子到網點辦理。然而,由于代辦業務手續不齊全,按相關業務規定無法受理。面對這一特殊情況,考慮到客戶確有緊急用款需求,中國銀行三亞新華支行迅速響應,啟動“柜面延伸服務”機制,安排工作人員為Rick先生提供上門見證服務,見證其親自簽署《授權書》,確保業務流程合規的同時,也為客戶解了燃眉之急。

中國銀行工作人員為外籍客戶提供上門見證服務。海南中行供圖
“中國銀行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我本來還在為怎么帶我丈夫去銀行發愁,沒想到你們主動上門服務,幫我解決了大問題!”Rick先生的妻子郝女士感慨道。事實上,將柜面服務“搬”到客戶身邊,解決客戶“急難愁盼”的問題,讓客戶真實感受到金融服務的溫度,是中國銀行一直以來秉持的服務理念。
殘幣重生,專業守護“錢袋子”
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兩名客戶手持一大袋現金,焦急地來到中國銀行樂東支行營業部尋求幫助。原來,因家中意外長時間泡水,導致現金嚴重發霉損毀,紙面碳化、粘連,清點難度極大。客戶情緒十分低落,表示這筆錢是家庭急需資金,擔心無法兌換。
面對這看似“無法挽回”的損失,樂東中行的柜臺工作人員并沒有因為處理殘鈔繁瑣而有所懈怠,反而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耐心,細心地對每一張殘幣進行剝離、拼湊、鑒別。經過長達2小時的細致操作,最終成功為客戶兌換了46400元人民幣,最大限度地挽回了客戶的損失。
用專業守護民生,以服務傳遞溫情。在兌換到嶄新的鈔票后,客戶情緒激動地向柜臺人員表示感謝,對中國銀行的服務態度和業務水平贊不絕口。
銀發金融,適老關懷“夕陽紅”
隨著棚改工作的推進,三亞市月川老干區的許多居民急需開設新卡,以便及時領取拆遷補償款。然而,對于行動不便、臥床吸氧的劉阿婆(化名)來說,這卻成了一個難題。眼看家里房子馬上要拆遷了,阿婆還沒能開上卡,家里人十分著急。
得知這一情況后,中國銀行三亞月川支行的黨員先鋒隊立即安排上門服務。經過當面溝通,確認老人雖然需要臥床吸氧,但是意識是清楚的,能夠清晰表達自身意愿,工作人員便按照合規要求與劉阿婆核實辦卡意愿、簽訂告知書后,現場開立了領取拆遷補償款的銀行卡。劉阿婆的老伴拿著中國銀行的銀行卡,對著工作人員連連道謝:“真的是麻煩你們了,你們服務真的太好了、太周到了,太感謝你們了!”

中國銀行工作人員為銀發客戶提供適老化服務。海南中行供圖
為特殊客戶提供上門服務,雖然是銀行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的小事,但能夠幫助客戶解決他們關心的大事,就是這份金融服務的價值。針對老年客戶群體的特殊需求,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構建起“移動柜臺+上門服務”的適老化服務體系,精準對接全國兩會提出的“加強老年群體金融服務”要求,通過科技賦能打破物理網點限制,讓“銀發金融”既有速度更顯溫度。
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的這些服務案例,是全國兩會熱議民生議題與“3·15”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月背景下的生動實踐。中國銀行海南省分行將始終堅守金融為民初心,以便捷、高效、溫暖的金融服務幫助客戶解決更多實際問題。未來,該行將繼續深化金融服務創新,提升服務質量與效率,用實際行動傳遞金融溫度,守護每一份信任,為構建和諧社會、推動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